我非常认同我国著名戏剧文化学者、教育家吴卫民教授提出的文化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根”的观点——“失去文化,缺失生命的感受,文化产品就没有冲击力和感染力,就只好大量去模仿,去借脑、借智,这样出来的产品,质量就会很低。反之,‘云南现象’告诉我们,有了文化,就有了‘根’,拿自己民族的生命感受和情感内容去打动人,形成了特色的文化产品,把文化辐射出去,也增强了文化产品的输出力和影响力。‘云南现象’之所以会有那样大的冲击力,是源头上对云南本土文化的发掘。如杨丽萍的舞蹈,就是从云南的山水之间采集的,非常富有生命力。富有冲击力的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如果里面没有文化,没有历史,没有生命强力的感受,她的作品冲击力不可能有那样大”。
我也非常认同我国著名设计教育家康兵教授的观点:“要想做好广告设计,需要从许多方面来努力。诠释成功的平面广告设计,分析研究其成功的经验,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广告的认识。现在广告的设计不光注重画面的形式美,更注重其结合内容的创意。这对从事广告业的人员来说要求更高了。那种只停留在原始的吆喝、叫卖中的广告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广告已走出了有话直接说的时代,有话好好地说、艺术地说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设计的成败在创意,创意在灵感,灵感的产生靠培养,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学习和训练,灵感和前所未有的新的创意才会应运而生。进行创意的学习,是培养创意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广告设计通过“跨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这种重组和合作的前提是要掌握不同行业和领域的知识。因此,作为广告创意产业人才储备基地的高校,对课程的设置不应体现在单向度的学科化上。广告设计是一门极度需要创意的学科,重在教师传授而缺乏学生参与的传统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广告设计的基本概念、功能及演变,掌握广告设计的审美特征和日趋多元化的创意性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独立进行广告设计实践的能力。
目前,我国广告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我国各大院校纷纷开设广告设计专业,也培养了大批广告与艺术专业人才。然而,就业状况并不如预想的好。许多专业出现了就业率偏低而市场岗位空缺严重的尴尬场面,因为广告设计行业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而设计从业人员和设计师的水平还远不能全面满足快速发展的行业需求。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某些学校开设的课程过于理论,纸上谈兵,与市场存在隔阂;其二,“一刀切”填充式的教育方式,忽略了大学生个体的阶段性差异化审美特征,很难真正做到“与市场零距离”;其三,过于偏重技术操作,导致学生虽然参与实战,但大都停留在体力的重复劳动,没有升华到创意的层面;其四,过于强调海市蜃楼、空中楼阁般的创意,无法真正落实方案;其五,完全照搬西方模式,不符合本国国情。针对以上学界和业界“脱节”“滞后”“浮萍”“照搬”等问题,学界应与业界保持一致,高校广告设计教育更要为文化产业服务,为提供创新型优秀人才而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1.为何教:以从事广告创意行业及相关专业为最终职业的教学目的。教育应当服务于社会,这里的以从事广告行业为最终职业是指不浪费教育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之路,培养的学生能适应变化的环境,从事与广告相关的工作。
2.教什么: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学内容。运用创造性智慧进行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的各种行业和环节的总和,是科技、文化、经济、信息以及市场等要素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新经济模式。为顺应创意产业全球化发展的趋势,高校广告教育不仅要训练学生如何将创意运用到制作广告的环节,学生还要学习如何与客户进行直接沟通、产品的促销手段以及公关传播等。在广告创意训练的实践中,“整合”各类学科资源同样可以激发创意。在产品和服务日益同质化的今天,广告的市场环境也越来越嘈杂,受众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向消费者传递商品的品牌价值越来越受到广告主和广告公司的青睐。广告专业开设品牌学和经典广告案例分析等课程,能帮助高校教育和传媒创意产业找到连接点。
3.怎么教: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分享型教学方法。教学即“教”与“学”,是师生共同合作完成一个过程。广告这一学科重在创新,如果能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参与度高,打破师生间的隔阂,通过讨论交流分享不同的想法,学生就能获得更多的创意。因此,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创意的重要因素。
相关资讯
您可能对下面的文章也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