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国互联网国际传播力呼唤一流全媒体人才-创视优品

提升中国互联网国际传播力呼唤一流全媒体人才

  •   2010年,中国GDP达到397983亿万元,同比增长10.3%,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由此,中国来到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社会迈向中等发达国家,中国的分量和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新闻舆论环境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中国文化角色倍受全球关注,建设与中国大国地位相称的一流传播能力的国际传媒、提升国家软实力成为当务之急!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已达到了7%,未来3年很有可能达到15%。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信息产业已经从新兴工业变成了第一支柱产业,我们正在从互联网大国向互联网强国迈进。
      时代呼唤中国诞生国际一流媒体,国际一流媒体要求具备:信息传播在国际空间具有强大国际影响力,包括品牌影响力、话语权、舆论引导力;跨国经营,具有强大的运营能力,收入及效益等经济财务指标进入国际媒体的第一阵容;基础规模强大,媒体的整体规模水平、国际覆盖能力、采编制作播出能力等信息制播平台的基础性指标国际领先。
      在全球化传媒经济格局中,媒介、电信、IT形成全球化竞争,网络、手机、3G、移动媒体等新技术新媒体风起云涌,迎来媒介融合的大传媒时代,网络、手机、电视、广播、视频、游戏、彩信等充分融合,通过在线、有线、无线、光纤和卫星数字直播等多频道蔓延传播。以技术、经济、市场为诱因催生传媒企业发展成为跨国传媒集团。对于每一种新的发明创造,都有其发展规律。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当普及率超过10%,就会迎来一个快速增长期。中国的网民普及率在2007年已进入快速跑道,每年20%~30%的增长率,已经将美国不足10%的年增长率甩在了后面。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可以说是世界上同等GDP国家中最快的。此外,中国巨大的发展空间也吸引着世界资本的目光,而且吸引力正在加大。当前,世界互联网最发达国家的冰岛网民普及率已经达到86%,按此比例,美国还有10几个百分点的增长余地,而中国还有30多个百分点的巨大增长空间。
      中国社会与市场变迁加剧,2008年中国城市化达45.7%,国民收入人均3258美元,中产阶层涌现,消费结构、教育、社会分配与社会保障变化给中国传媒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专家预测,如果政策得当,未来30年中国传媒产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它将远远超过其他各行各业。不但如此,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速度还将超过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
      国家力量在国际一流媒体的形成过程中是重要的基础条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一定产生在力量强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重大新闻事件是国际媒体崛起的重要契机;媒体自身的准确定位和不懈努力是成为国际媒体的关键;对新传播技术的追求是国际媒体的发展的推进器。
      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一批综合实力强、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新闻网站,形成若干个与我国地位相称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综合型网络媒体集团,争取其中一到两家重点新闻网站进入世界前列。”[插图]
      2010年,我国网民规模继续稳步增长,网民总数达到4.57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提高5.4个百分点。全年新增网民7330万,年增幅为19.1%。我国网民规模已占全球网民总数的23.2%,亚洲网民总数的55.4%。
      宏观经济形势持续向好,网络基础建设务实推进,移动互联网加快发展,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农村信息化使用深度增强等,共同推动了2010年我国网民规模和普及率的稳步提升。
      伴随中国网络用户的飞速增长,中国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人们了解世界、关注时政的重要窗口,网络使每一个受众都成了影响舆论走向的重要支点。
    一 时代呼唤全媒体型人才
      随着数字技术,尤其是3G时代的到来,信息定制、手机报、手机上网、手机电视等无线业务在报业方兴未艾,无线接收终端逐步拓展到MP4、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车载电脑和户外无线屏幕等领域。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改变了人民的生活,也改变了传媒生态。
      所谓“全媒体型的新闻人”,就是指能够掌握文字、摄影、录像及网络等多种媒介技能的人。在中国新闻界,媒体人员的职责分工过去一直非常明确。搞文字的就是搞文字,搞摄影的就是搞摄影,搞录像的就是搞录像,搞网络的就是搞网络;编辑是编辑,记者是记者,可谓泾渭分明。由于这样的分工,传统媒体里新闻人的工作都是单一的:有的搞文字报道,有的搞摄影报道,有的搞电视录像,有的后来专门搞网络报道;或者当编辑,或者当记者。因此,每个媒体人都拥有从事新闻工作的某个方面的专长。而全媒体时代强调的是一个新闻工作者要一专多能,这就要求我们媒体人在侧重掌握一种媒介技能的基础上,兼顾学习掌握其他方面的技能。
      全媒体型新闻人才的需求,是随着媒体融合的进程不断加快而出现的。媒体融合,使各类传媒因介质差异而产生的鸿沟逐渐被填平。传统媒体如报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都将不再仅仅生产一种形态的新闻产品,也不再仅仅依靠某一种终端载体为受众提供新闻信息。新闻媒体的这种转型,必然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新的工作任务和专业要求,如一些走在改革前沿的报社已经成立了“全媒体新闻中心”,将辖下所有媒体的记者聚集在同一个新闻采集平台上。他们不仅要为报纸做文字报道和图片摄影,还要同时为报社的网站、手机报、电子显示屏等提供多种媒体形态的新闻。新华社提出“全媒体业态”的目标后,也要求各分社记者同时采集文字、图片和音短视频新闻。
      总之,新闻工作者从“单媒体型”转向“全媒体型”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客观需要。全媒体型新闻人才的最大特点,就是掌握了多媒体采制和传播的技能,能够同时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报道任务,为多种不同媒体提供新闻作品。
      全媒体型的新闻人才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媒体中,出现得比我国早。美国的一些媒体在20世纪末便已经开始媒体融合的各种尝试,记者的转型自然也开始得更早。21世纪初,在新闻媒体和新闻院校中就频繁听到“超级记者”(Super reporter)、“背包记者”(backpack journalist)这类称谓。
    二 重大战略决策:传播力源自人才
      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和话语权面临严重不足和缺失的局面。为提升中国互联网的国际传播力,中国果断做出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和中新社等媒体迅速行动起来,全力加强在海外建站布点,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一流媒体。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来到中国传媒大学,就加强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调研。他强调,要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国际舆论传播的新特点、新形势,加快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步伐,努力造就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新闻业务精通、深入了解国情、熟练运用外语、熟悉国际规则的外向型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队伍,为提高国际传播能力,营造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良好国际舆论环境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同时,李长春对培养造就更多优秀的国际传播后备人才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头脑,引导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二,要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加强社会实践,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国情、了解基层、了解人民群众的期盼、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一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要加强专业技能培养,注重外语学习,引导同学们深入钻研信息化时代国际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打牢国际传播业务根底。
      第四,要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的新方式、新途径,不断提高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五,要加强新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同学们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职业素养、优良的工作作风。
      为加强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建设,从2009年开始,中宣部、教育部等部门在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开展试点,招收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为中央重点新闻媒体培养国际传播后备人才。经过有关部门和试点高校的努力,目前这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已先后招收两批共300余名学生。
    三 全媒体环境下对人才的要求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蔡雯教授提到,在全媒体大背景下,媒体对自己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先要让他们充分了解和理解媒体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转型任务,对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有清醒的认识。此外,在管理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上也需要配套,因为媒体融合带来了更大的工作压力,对管理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体融合后,对员工的加倍付出应该有合理的回报,这样才能充分获得大家的理解支持,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她指出,所谓“全媒体型”只是从掌握技术的角度对新闻人才培养的一种考虑和要求。事实上,新闻工作者仅仅懂得各种传播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除了应考虑媒介融合带来的对“全媒体”技能的需要之外,还应该在培养“专家型”的新闻人才方面有所探索。随着新媒体的兴盛和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不只是在于采集与发布新闻信息,它还需要通过对各种内容产品的整合,提升其品质和价值,使新闻与信息传播进一步延伸到知识与服务领域,并不断通过裂变与聚合,形成新的内容产品,从而促成媒介集团中产品链和价值链的生成。从这个意义上说,记者编辑的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已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策划型与专家型新闻人才将更为媒体所需要。[插图]
    1.创新敏感性是首要因素
      对新闻人来讲,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新闻敏感性,而创新敏感性是首要因素。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时代发展的车轮和引擎,作为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者,要时时刻刻知道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人人皆有麦克风、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的时代,你要高人一筹,就必须要有创新的集成能力、协同能力。作为新闻主流媒体,有信息高端的通道优势,就可以在这方面发挥权威的先导优势。要引导、主导网上的主流声音,在这一点上必须要有过硬的素质,比如说代表国家的利益,代表广大受众的意志,为他们服务,为他们做好服务以后才能赢得权威性、影响力和品牌的忠诚度。
    2.发扬一种锲而不舍精神
      任何一门学问和技能的掌握,都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做一个全媒体型的新闻人,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新知识与新技能很多,既不能有畏难情绪,又不能觉得轻而易举,关键是要发扬一种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此,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就会破茧重生,实现争做一个全媒体型新闻人的梦想,至少会向全媒体人的目标更靠近一步。
    四 创新培养模式:政府+媒体+学校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蔡雯教授所提到的那样,我国媒体对全媒体型新闻人才的关注和需求正在不断增强,这从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纷纷改制并和新媒体“联姻”,以及为记者改换技术装备、增添新的“武器”如摄像机、3G手机等就可以得到证明。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的新闻从业人员在向全媒体型转变的过程中还会面临很多的困难和巨大的挑战。一是观念跟不上,不少人对于这种转型的必要性认识不深,对转型带来的工作压力和困难心存惧怕甚至有所抵触;二是不少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跟不上,对于新媒体、新技术不熟悉,这一方面,年纪大的人比年轻人更突出。
      在政府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与部署下,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复旦大学进行试点,创设国际新闻传播硕士专业,采用既有别于我国现行新闻教育体制,又不同于西方新闻院校人才培养方法的新型办学模式。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下,5所学校从媒体实际人才需要、从与西方媒体竞争需要、从面向未来媒体发展趋势出发,创立了一种全新的政府主管部门、媒体和高校联手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以政府主管部门为主导,便于有效地调动各方资源投入国家急需人才的培养。《人民日报》、新华社等6家媒体直接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单刀直入地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新闻教育的一个老问题——教育与媒体实际工作相脱节。5所学校则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优势,创造性地制定并实施具体的培养计划。这种模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资源快速配置上的效率和优越性是西方大学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所难以比拟的。
    参考文献
    蔡名照:《重点新闻网站发挥主力军作用》,人民网·传媒频道,2009年6月19日:。
    朱金平:《时代呼唤全媒体型人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蔡雯访谈录》,《军事记者》2010年第3期。
    伍刚:《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全媒体化战略思考》,新华网·传媒频道,2010年5月14日;

    杨维汉:《李长春在中国传媒大学调研:加强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新华网·高层动态,2010年12月17日。
    李景中:《准备好,做一名全媒体记者》,《青年记者》2010年第20期。
    朱金平:《怎样成为一个全媒体型的新闻人》,《军事记者》2010年第8期。
    黄健源:《全媒体时代媒介与人的关系探讨》,《东南传播》2010年第4期。

  • 本文章摘自书籍或来源于网络,如果您喜欢本文,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正版书籍或者访问原网站,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相关资讯

    您可能对下面的文章也感兴趣!

    我们的服务项目

    企业宣传片、三维动画、企业会议片、MG动画、短视频、产品广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