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风云变幻的一年。这一年,有许多影响未来的趋势初现端倪,一棵棵小树苗被栽下,最终长成了不能忽视的参天大树。
据CNNIC发布的《2015年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而到了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首次超过半数的比例。
有行业机构在分析2015年时提到了“诺维格定律”,即当一家公司在某个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以后,将无法再使市场占有率翻番,就必须要寻找新的市场。企业通常可以将自己的优势延伸到其他邻近市场。对于移动互联网来说,其确实处于一个这样的临界点上,吸引新入网用户的速度减缓,同时互联网产业格局初见规模。
也正是在这一年,“互联网 +”的概念被列入政策中。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基数,国家政策的扶持,经济环境的影响,让2015年的商业模式和营销环境再度更新升级,通过多种途径触达消费者。
一.细分领域重新洗牌,“互联网+”萌芽发展
2015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新常态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告别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在适应国内调整的同时,外部经济环境也刮来了阵阵寒风。中国概念股在美国集体遇冷,阿里巴巴的股价一度跌破发行价。国内A股暴跌,IPO甚至一度关闭。在一系列效应之下,企业融资也被泼上一盆冷水,如何在寒冬期维持生存和内部资金的正向循环,成了难题之一。抱团取暖,强强联合,无疑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此影响之下,合并成了2015年的关键词之一,快的和滴滴、58同城和赶集网、美团和大众点评、携程和去哪儿,还有阿里巴巴收购合一集团(即优酷土豆)。互联网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经历了一次重新洗牌。
此时,“互联网 +”政策的提出,似乎为互联网平台发展找到了另一条出路,也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撬动支点。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它让传统企业通过数字化的形式,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更好地触达消费者。
2015年3月,全国在“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提交了题为《关于以“互联网 +”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议案,为“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做出了预告。这一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 +”行动计划,提出“制定‘互联网 +’行动计划,要求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ITFIN)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此后,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同年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 +”的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联合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共同发起倡议,成立“中国互联网 +联盟”。
互联网用户的基数增长和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终于从量变阶段进入了质变阶段。“互联网+”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如果说“互联网 +”的概念和价值还需要未来数年才能被充分厘清和挖掘,但是“互联网+服务”其实早已渗透人们的生活,旅游、租车、约车、餐饮外卖等服务业,基于O2 O模式的产品种类和服务形态日益丰富。美团点评、饿了么、携程、途牛、滴滴,甚至上门保洁等,这些服务产业借助“互联网+”,在新时代焕发了新生,让人们充分享受到了美好生活。
“互联网+”的成长,为数字营销行业打开了一扇大门,重构了传统意义上用户和品牌商家的联结关系,同时也让传统行业在完成生产革新的同时,寻求新的营销方式,向数字化不断迈进。
二.内容为王,IP营销不断发力
“内容为王”是2015年经常被提起的一个词,娱乐行业在这一年成绩可喜,娱乐内容也成了连接品牌与消费者的桥梁。
2013年流行的IP热,在2015年走向了一个小高峰,尽情散发着光辉。这一点在电影市场尤其明显,《万万没想到》《滚蛋吧,肿瘤君》《寻龙诀》《战狼》《大圣归来》《夏洛特烦恼》,不论你是否喜欢这些电影,都不能否认它们在这一年成了爆款,给国产电影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据时光网统计,2015年中国内地市场总票房被定格在440.69亿元,较2014年的296亿元有48.89%的大幅上涨。
由IP衍生的电视剧,也在这一年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景象,《花千骨》《琅琊榜》《伪装者》《何以笙箫默》等或在流量或口碑上成了黑马之作。同属于娱乐行业的综艺节目也不遑多让,据《2015年腾讯娱乐白皮书》显示,这一年共有215档综艺节目面世,《奔跑吧兄弟第三季》《中国好声音4》《爸爸去哪儿3》持续霸屏。
娱乐营销是借助娱乐元素或形式在产品与客户之间建立情感联系,从而实现销售产品,留住忠诚客户的营销方式。娱乐行业的持续升温,为娱乐营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大IP联合,娱乐营销的玩法在不断更新中。而微博、微信等各大社交平台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增长,为娱乐营销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所有行业都是娱乐业,而娱乐业是最容易“用脚投票”的行业,一方面,自身的内容越好,娱乐营销的效果越好;另一方面,营销的玩法也要与原内容相契合,不损害用户体验。
于是IP捆绑植入就成了首选,其中典型的例子即为奥迪植入《复仇者联盟2》,《复仇者联盟2》登陆中国后,票房火爆,影片中出现了全新一代奥迪TTS Coupe也受到大众关注。荧幕之外,一汽大众根据电影中的角色深度定制了五款全新奥迪TT,并在奥迪天猫官方旗舰店首发。
反过来,综艺节目也作为IP本身,带火了一个个冠名品牌,综艺节目冠名营销正式跨入了“亿元时代”。《爸爸去哪儿3》中伊利冠名耗资5亿元,《非诚勿扰》的冠名商韩束也给出了5亿元的高价,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由于综艺节目拥有强大的曝光量,这种通过冠名营销刷屏的方式被很多品牌所青睐,强势综艺节目IP在输出节目内容的同时输出品牌信息,让受众在观看节目时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对品牌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三.原生广告广泛应用,信息流广告成品牌新宠
回顾2015年,同样从重视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原生广告”和“信息流”开始崭露头角。
据网络资料显示,原生广告是一种从网站和App用户体验出发的盈利模式,由广告内容所驱动,并整合了网站和App本身的可视化设计。
2015年,微信开始上线信息流广告,“宝马”“可口可乐”和“vivo”品牌信息流广告登陆受众的微信朋友圈,它们与平常能够看到的朋友圈原创内容形式相似,由文字、图片信息共同构成,用户可以点赞或者评论,能够看到朋友们给出的评论,并形成互动。
与其他广告形式相比,原生广告能够为受众提供的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而不是单纯的广告信息,且其内容的植入和呈现不破坏页面本身的和谐,不会为了抢占消费者的注意力而突兀呈现,画面更加和谐,在口碑上和用户接受程度上具有天然优势,也更易于用户分享。
此前,新浪微博和腾讯QQ空间已经采用过信息流的形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曝光量。微信的试水显然给了国内互联网平台更多信心。2015年3月,百度联盟推出“原生广告”。6月,百度宣布收购日本原生广告公司popIn。8月,微信官方网站公布广告合作流程,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入局。同时,腾讯QQ空间开始推出原生信息流视频广告。作为首家引入国内原生广告的平台,凤凰网宣布将其原生营销升级为4.0,原生营销再造生活场景,以原生品牌新闻、视频、栏目、专题、频道五大类原生广告,为品牌定制生活场景,让媒体、品牌、人、社会趋势自然融合。
芒果移动数据显示,仅在2015年3—8月期间,国内信息流原生广告媒体流量增长趋势就超过100倍。
在具体的案例层面,2015年年初,网易新闻频道推出了以“在一起”为主题的年终内容策划,选取了2014年度新闻中最动人的六个瞬间,用文字和画面内容传递品牌理念。
2015年8月,网剧《暗黑者2》推出了全新的原生广告形式,以剧内演员扮演剧中剧的形式,将品牌和产品植入,既不干涉原剧的播出节奏,又在保留原剧氛围的情况下传递品牌商业信息,一时间广受好评。虽然《暗黑者2》的原生广告拍摄较为粗糙,但它为后续其他网剧创造了一个全新玩法,掀起了一股原生广告的热潮。
2015年,是“诺维格定律”应验的一年,也是我国互联网产业的重要转折点,无论是IP营销、原生广告,还是对未来影响极大“互联网+”都在这一年重点发力,带领企业和品牌用更好的方式触达消费者。
创视优品免费提供企业宣传片报价服务。
相关资讯
您可能对下面的文章也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