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的泛滥是需求泛滥的一种标志。美国学者米切尔·舒德森在他的著作《广告,艰难的说服——广告对美国社会影响的不确定性》一书中指出:“广告是一种社会行为模式,在消费品的销售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广告是一个产业,制造出来的文化产品叫广告;广告是无所不在的符号系统,是无孔不入地赤裸裸地宣传消费文化……广告宣传产品的功能,不如它促使人们把消费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作用大……消费文化就是一个社会拥有大量消费商品,更为常见的是,消费文化被看成是人类价值受到严重扭曲的社会特征,商品变得比人更重要,或者换一种表述方式,商品本身已经不是目标,而是被高估的可用于获取诸如爱情和友谊等可接受的目标的手段。”米切尔进一步一针见血地指出:“消费文化的出现是生活方式、道德甚至人性的退化,从过去崇尚劳动的生产道德规范变成现在的追求消费,痴迷于‘生活方式’,道德水准下降。”虽然在米切尔看来,沉溺于物质的消费者是可憎的,但在“存在就是媒介”的环境下,消费者又是脆弱的。
美国学者克里斯托弗曾说过:“大众传媒的兴起,使得真实和虚假变得与对其影响的评价互不关联。可信取代了真实,听起来权威但实际上不传播任何权威信息的表述取代了事实。”中国当下的媒介环境的一项主要特征是:媒介的“破碎化”,存在就是媒介。媒介的“破碎化”也是消费多元化的体现,媒介的无所不在是人们对物质追求的无所不在,媒介是物欲的影子、贪婪的象征。广告实践以非常特别的机会主义的方式使用了大量的消费者观念和人性思想。人们每天接受大量广告,任何一则广告吸引注意力的机会都会变得很渺茫。同时,广告主们尖声叫喊,销售自己的产品,不管卖的是什么,每个人都声称自己的产品最好最新最方便。消费者接触此类东西越多,越可能对一切广告产生一定程度的怀疑。消费者将会到广告之外去寻找广告可信度表现的线索。理解媒介环境不仅是对可供消费者利用的媒体形式进行分类,还可以识别出特定广告的信息质量随着媒介环境变化的种种方式。虽然广告可以通过种种手段使消费者产生情景性无知和结构性无知,从而轻易地在短期内影响消费者,但不同媒体能在消费者中唤起不同程度的信任。广告主们认识到,一则广告出现的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广告可信度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如果消费者根据他们对各种广告媒体可信度的看法而对广告产生怀疑,那么他们对无论何种媒体的一切广告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怀疑。媒介环境不仅是由其中的各种媒体形式组成的,而且还由消费者对各种不同媒介经验的看法共同组成。
在发布广告的媒介环境里,争夺消费者眼球的竞争十分激烈。有些竞争信息直接和广告内容产生冲突,而且其可信度之高绝非广告所能媲美。消费者不是生活在社会或信息真空中,而是会有意无意地根据各种信息资源来作有关产品的决定。广告的说服力取决于消费者的社会和信息地位,也取决于产品的性质,虽然广告的说服力还取决于广告创意的技巧,但更取决于广告所存在的媒介环境和媒体形式。广告是一种艰难的说服,如果它容易的话,也就不会有激烈的产业竞争了。
相关资讯
您可能对下面的文章也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