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央通讯社”国际微传播影响力研究-创视优品

台湾"中央通讯社”国际微传播影响力研究

  •   摘要随着全球社交网络平台飞k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热衷投身于社交网络平台。台湾"中央通讯社”作为台湾地区传统主流通讯社也通过各大社交网络平台发布讯息,增强传播效果。社交平台影响用户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Awareness (注意)、Appreciation (认同)、 Action (行动) 、Advocacy (宣传),本文以此为依据,对台湾"中央通讯社"在社交平台的传播力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显示,台湾"中央通讯社”的国际微传播影响力有限,存在自我定位困境等问题。
      本文对台湾“中央通讯社”国际微传播所做的研究对大陆涉台新闻报道颇有启发。
    一引言
      近年来,全球社交网络平台飞速发展,以Facebook、YouTube等 为例,其月均活跃用户数都已经达到10亿量级,越来越多的用户不仅通过社交网络平台进行互动,也通过这些平台获取信息。因此,传统媒体在渠道和内容上的优势,也被社交网络平台逐步瓦解,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热衷于投身社交网络平台,以期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目前台湾"中央通讯社”每天以中、英、日、西4种语言实时对外发出上千条新闻与信息,其官网自我定位为"台湾唯一多语种新闻平台,直接接触国际听众,充分掌握全球脉动,让世界看见台湾"。
      在经营社交网络平台方面,台湾"中央通讯社”在Facebook和YouTube.上均开设了账号,其中Facebook平台粉丝量近25万,YouTube平台订阅人数也超过1万。
      本文对样本的发布内容做了分类,以便开展研究。所有样本按内容主题分为七个类别。政治类,如"蔡英文快问快答”、“赖清德赴立法院报告”等;经济类,如莉桐金香蕉前进中东、共享商机等;社会类,如阿罗哈车祸、后厝渔港发现未爆弹等;自然类,如瀑布水往上流;文体类,如云林国际偶戏节登场、许淑净伤后复出等;国际类以及特别类,其中特别类指台湾"中央通讯社”的专题节目《全球视野》。
      此外,社交平台影响用户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Awareness (注意)、Appreciation (认同)、Action 行动) 、Advocacy (宣传)。
      借鉴上述研究成果,以社交网络平台特征、报道影响力的体现方式以及相关指标的测量可行性,本文将评估指标设定如下。
    抵达率:代表内容传播的广度,即视频内容被观看的次数。
    互动量:代表内容传播的效果,即受众
    留言数+点赞数+点踩数。
    抵达率和互动量综合考量为传播影响力。
    二.台湾"中央通讯社"YouTube平台的发布情况
    YouTube是一个视频网站,注册于2005年2月15日,由美籍华人陈士骏等人创立,让用户下载、观看及分享影片或短片。2006年11月, Google公司以16.5亿美元收购了YouTube, 2015年7月17日,谷歌发布的截至2015年6月30日的201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现
    在YouTube有超过10亿用户。作为当前行业内在线视频服务提供商, YouTube的系统每天要处理.上千万个视频片段,为全球成千上万的用户提供高水平的视频上传、分发、展示、浏览服务。根据YouTube 2017年发布的"YouTube使用行为大调查”,台湾地区用户平均每周看YouTube约14.6小时,年增长41%,微视频的影响力迅速扩大。2017年10月,台湾"中央通讯社"在YouTube平台账号上共发布视频内容!其内容分布如下图所示。


      据此可以看出台湾“中央通讯社”在YouTube平台上的内容发布以社会类、文体类、政治类为主,且台湾"中央通讯社”除固定专题节目《全球视野》之外,完全没有国际方面内容的发布。固定专题节目《全球视野》在2017年10月共发布22条,合计观看次数为2571次,观看次数的中位数只有48.5次;合计互动量为个位数。
      在短短31天里,台湾"中央通讯社”一共发布143条内容,其密度可见一斑,不过传播效果可以说不尽如人意。所有发布内容平均观看次数为1890次,而发布内容观看次数的中位数只有169次,这表示台湾"中央通讯社”在YouTube平台发布内容虽多,但抵达率并不高。
      下表中3条内容观看量占台湾"中央通讯社”2017年10月整体观看量的比超过70%,且内容都局限于台湾岛内。

     

      进一步探究其传播效果,以评论量为例,143条内容当中有119条内容评论数为0;以点赞或“踩一下”的数据看来,143条内容当中有72条内容点赞或“踩一下”数为0;深入分析点赞和评论的用户,全部143条内容下的互动未见除中文以外的语言。这表示台湾“中央通讯社”在YouTube平台的传播效果有限。
    三台湾"中央通讯社"Facebook平台的发布情况

      Facebook是美国的一个社交网络服务网站,创立于2004年2月4日,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2015年8月 28日,单日用户数突破10亿。2016年6月8日,《201 6年Brand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榜》公布,Facebook排第5名。
      Facebook还在台湾设立办公室,甚至公开宣布2018年Facebook将扩大在台湾的投资,这显示了其对台湾市场的重视程度。
      Facebook大中华区总经理梁幼莓2014年在台湾接受采访时表示,Facebook在台湾每月活跃用户1500万,渗透率为65%,高居全球第一。台湾Facebook总经理余怡慧也指出,目前全球有超过7000万个企业Facebook专页,更有6600万人都联结到至少一个台湾企业的粉丝专页。
      在Facebook App里查找“中央社新闻粉丝团”,2017年10月发布共计19篇帖子。
      台湾"中央通讯社"在Facebook平台上的内容发布以文体类占绝对大宗。与其在YouTube平台上的发布内容相比,国际类内容的占比有显著上升,且多数的发布形式为文字+视频内容(见图2)。其中《好莱坞大亨温斯坦性丑闻再掀性别议题》《肯尼迪遇刺案川普暂缓公布密件》的观看数量排名前列。
      与其在YouTube平台上的发布内容相比,台湾"中央通讯社”在Facebook平台的抵达率显然要高得多。Facebook平台的发布内容平均观看次数超过54000次,中位数也超过10000次(见下表)。
      下表 2007年10月台湾"中央通讯社"Facebook平台各项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进一步探究台湾“中央通讯社”在Facebook平台的传播覆盖,我们会发现和其在YouTube平台一样,主要影响人群绝大多数集中在台湾岛内。
      值得注意的是,台湾"中央通讯社”Facebook平台2017年10月发布内容中抵达率和互动量均排首位的是"蔡英文快问快答”(见下表)。这一内容在YouTube平台上同期也有发布,抵达率和互动量却大相径庭。


      同时,其所发布内容在Facebook平台和YouTube平台的重合率较低,显示了台湾"中央通讯社”跨平台导流、引流的意愿不高,效果不佳。
    四.台湾"中央通讯社"微传播主要特征
    (一)国际微传播力整体有限

      Facebook平台优于YouTube平台台湾"中央通讯社”在Facebook平台的传播影响力较强,无论从单一内容的抵达率和互动量来看,还是整体传播影响力,Facebook平台全面优于YouTube平台。究其原因,其一,Facebook平 台在台湾众多社交网络平台当中使用率独占鳌头,其社交属性强,开放性和分享性特征鲜明,使得在实际传播过程中Facebook平台传播广度、传播效果都比YouTube平台高出许多;其二,台湾“中央通讯社”几乎没有对YouTube平台进行针对性开发、研究,表现为视频内容发布随机性强,缺乏整体策划;产品意识薄弱,内容制作粗糙,只是单纯的堆砌数量。虽有转型之举,但实际效果不彰。
      同时,综合Facebook平台、YouTube平台的传播影响力分析,以互动用户注册地、互动用户语言使用习惯来看,台湾"中央通讯社”微传播影响力主要局限在台湾地区,几乎没有其他地区受众进行有效互动,显示其对于其他区域的微传播影响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国际微
    传播影响力有限。
    (二)软性内容的发布与自身定位的矛盾
      相关数据显示,在YouTube和Facebook这样社交网络平台,受众偏好的是更“软”一-些的内容,如文体明星、社会奇闻等,可以看出台湾“中央通讯社"在内容发布方面已经有所侧重,多发布文体类、社会类内容,但在YouTube平台和Facebook平台抵达率和互动量排名上却未能体现这种针对性发布。显示出台湾"中央通讯社”的传播选择和实际传播效果之间有较大差距。
      相反其在YouTube平台和Facebook平台上所发布的国际类、政治类的传播效果不错,例如,台湾“中央通讯社”Facebook平台2017年10月发布内容中抵达率和互动量均排首位的是"蔡英文快问快答",显示出受众认同台湾"中央通讯社"在这类报道方面的权威性。
    这表明台湾"中央通讯社”发布的内容与其传统主流通讯社定位不符,一味迎合社交网络平台受众偏好,既没有达到预期传播效果,也放弃传统主流通讯社在内容上的优势,无异于以己之短攻彼之长。

  • 本文章摘自书籍或来源于网络,如果您喜欢本文,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正版书籍或者访问原网站,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相关资讯

    您可能对下面的文章也感兴趣!

    我们的服务项目

    企业宣传片、三维动画、企业会议片、MG动画、短视频、产品广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