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22
这个时候,我点击刘飞发给我的链接,就可以直接报名Live了,报名过后,“黄有璨报名了刘飞的××Live”的消息就会出现在所有关注了我的用户的知乎Feed流里。
这样一来,假如我有一天要开一场Live,我是不是也可以通过给苏杰、刘飞、张亮等大V赠票来更好地实现Live的推广呢?这样是不是比以前我要一个一个发私信给他们“求帮转一下”方便和顺畅了很多?
这个机制上线后,我预计既可以带动Live整体数据的上升,又不会给运营带来很大的工作量和压力。
所以,能够时刻从产品层面思考,现在是否存在某些更合理、更高效的产品机制来解决你的具体问题,是一种可贵的习惯。
第三,懂得某些产品的逻辑、架构,甚至能够粗略对于实现成本有一些评估,有助于大大降低你与产品和研发之间的沟通成本。
我们都知道,在互联网公司内部,经常存在各种产品被运营坑、运营被产品和研发蒙骗的段子。
比如:
运营:我们要做一个活动,很简单的……这么简单后天能做出来吗?
产品&研发:&……%¥#……&
又比如:
运营:我们要做一个活动,大概想这么搞,你们评估一下这个东西多久能做出来?
产品&研发:你这个目测至少要一个月才能做出来啊!
运营:啊,这么久?为啥呀?
产品&研发:哎呀,这个是技术问题了,反正说了你也不懂。
运营:*&……%¥#@
其实,假如运营能够有一些常识,对于产品方面的实现逻辑和成本可以做出一些预估,甚至可以跟产品和研发讨论一些实现问题,这样的尴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试想一下,当产品和研发跟你说需求实现不了的时候,你可以义正词严地回复:怎么就做不了!这样这样这样不就行了吗?你看,PRD在此,拿去看!看完有什么问题再统一问我吧。
这该是一幅多美的画面……
同时,运营能够理解更多产品和研发层面的实现逻辑,也有助于你的思考更加缜密,大大降低你与对方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成本,成功赢得产品和研发的好感。
对比以下两种表达。
运营A:产品,我们准备做一个“买得越多就多送用户礼品”的活动,你来帮我们想想怎么实现吧。
运营B:产品,我们准备做一个促销的活动,这个活动想通过“当日下单随机送礼品”的方式来实现,我们目前有3种礼品可以拿出来送,我想了下,是不是可以这样实现——订单尾号为5送礼品1、尾号为8送礼品2、尾号为3送礼品3,你来帮我们评估一下这个需求靠谱不靠谱?
感觉一下,运营A和运营B哪一个更容易受到产品和研发的认可和喜爱?
第四,深刻理解产品工作的本质,包括 MVP、精益、敏捷、少即是多等产品理念和工作方法,有助于你用最合理的方法推进很多工作,能够在整个业务链条 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以及某些时候在与产品的话语权争夺中占据主导地位。
产品的本质是什么?我的合伙人、三节课CEO Luke曾经给出精辟的总结:所谓产品,无非一个横向和一个纵向,其中横向是业务流程,纵向则是信息架构。
所以,无论产品还是运营,最终的核心目标,都是围绕“打造一个长期稳定、可持续的业务流程,并不断优化、调整及放大它的价值,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或回报”来展开的。
在很多公司内部,产品的话语权往往更大,就在于产品天天要思考业务流程的梳理和关键环节的信息组织,因此想得比运营要更深入、更具体,从而在讨论关键业务的时候,会给出更多有价值的思考和判断,这时候,运营只能沉默。
但据我所知,在很多公司内部,当运营可以更好地理解业务、离业务链条更近、思考也更深入的时候,是更容易拿到业务环节中的话语权的。这时候,一家公司内的分工关系,就变成了运营主导、产品配合和实现的模式,在很多电商类的公司(比如京东)内部,都很容易看到这样的关系。
至于 MVP、敏捷、精益等就不用提了,我在本书前文中就曾分享过我使用“精益”的理念节省了N多成本成功落地了一个项目的真实事例。
如果你有印象的话,我还在本书前文中分享过一个理念:产品负责提供长期价值,运营则负责“创造短期价值+协助产品完善长期价值+消费用户价值获得收入”,且,只有长期价值明确、稳定,创造短期价值及消费用户价值才是有意义的。
我在新浪工作的时候,某次我认为老板的方向不是很合理,就曾经通过这套逻辑完成了与老板的沟通和说服,从而为我自己争取到了更好的工作环境和空间,而不是老板给了我一个任务,我明明感觉它不靠谱,还必须硬着头皮去做。
到此为止,第2章也就正式告一段落了,我仍然要强调一下,对于一个新人来说,优先要做的事情,应该是让自己具备一些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而不是直接奔着方法和技巧去。两者之间的关系,好比一个是内功心法,另一个是武功招式,假如内功心法没有足够的积累,直接就奔着武功招式去了,是很容易走火入魔的。
而像内功心法这种更贴近于底层思维、工作习惯和价值导向的东西,我觉得,可能也是运营的“光”之所在。
相关资讯
您可能对下面的文章也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