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业务类型的产品和公司,运营工作内容的差异-创视优品

不同业务类型的产品和公司,运营工作内容的差异

  • 1.工具类产品
      工具类产品较为注重效率和体验,通常是产品大于运营的,因而在较长的时间里,运营端最重要的关注点就是用户增长,主要手段可能包括渠道推广、BD和部分活动等,运营跟数据打交道会比较多。
    2.社交/社区类产品
      社交/社区类产品注重社交氛围、话题和玩法,是一种需要运营和产品并重的产品形态。
      这类产品的运营人员可能需要经常跟人打交道,比如最初要找到一批符合产品调性的用户过来使用产品,后续还要持续做好重点用户的维护,甚至自己都要深入产品当中去带着用户一起玩。
      在这类产品氛围的维护上,运营还需要经常制造各种话题和策划各种活动,因为需要确保话题和活动都是目标用户喜欢的,所以运营最好深度理解用户,甚至自己本身就是产品的目标用户。
      这类产品的用户增长除了常规的渠道、引流和跟数据打交道外,可能也需要经常通过制造一些事件、话题、传播等来完成拉动。
    3.内容类产品
      这类产品的运营核心就一个:就是要能持续做出独特、高质量的好内容,并把这些内容包装好,让用户更易于消费(比如取一个好的标题、做一个好的专题等)。
      内容类产品的用户增长往往也是依托于内容和话题的,需要定期策划出很多有亮点的话题性内容,借助这些内容的传播拉来更多用户。
    4.电商类产品
      电商类产品的运营比较特别,它分为几块。
      一是关于商品和品类的运营,要关注的问题包括我们选择一些什么样的商品品类来进行售卖,售卖过程中要重点去推哪几款商品,商品的定价策略如何来制定、商品的库存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
      二是各种促销活动的策划和落地执行,比如各种6·18节、双十一节、双十二节之类的。
      三是推广和流量建设,这部分也会跟数据打交道比较多,需要熟悉各种推广渠道和推广工具。
      四是一些用户关怀和用户维系的东西,类似传统行业的CRM,比如针对什么样的用户我们要定期送点小礼物、来点代金券、做点针对性活动啥的。
      最后就是一些基础的东西,比如对于商品的包装、文案的优化、还有客服的到位等。
    5.平台类产品
      平台类产品的运营是比较讲究的,因为平台的运营特别注重“节奏”。
      例如,淘宝或滴滴出行这样的产品,一开始无论司机/商户太多了,还是买家/乘客太多了,可能都会是问题——会导致大量该类用户得不到好的体验从而离开。
      所以,平台类产品的运营会特别关注“节奏”,什么时候要拉什么人进来,拉多少合适,都很考究。
      此外,平台类产品会非常注重策略和用户维系。比如淘宝商家,可能需要按地区、按售卖商品、按客单价等各种不同维度分成很多类,然后再分别对其进行维系。尤其是在平台发展大了以后,必须针对用户的不同特征进行精细化运营。
      然后,平台类产品在渡过了一个发展临界点后,会非常注重品牌,所以各类活动、品牌宣传文章、事件、内容等的策划和落地在这之后会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点。
    6.游戏类产品
      目前游戏产品的运营,重点是两大块。
      第一块,还是推广,各种对接渠道,各种看转化率,各种盯数据。
      第二块,则是收入。比如,对于游戏中有更大付费可能的一群人,游戏公司可能会有一个专门的团队来围绕着这群人转,通过各种策略和运营手段促进这群人的付费,最俗的手段,比如冒充美女在游戏里求土豪送装备。
      最后,对于以上所有类型的产品,都可能会需要通过新媒体等途径来进行品牌建设和用户维系。
      假如你认真看完了本节,你应该可以做到对于各种五花八门的“运营”有一定了解了。(如果还觉得有点模糊也没关系,关于各类不同类型的产品和公司,其运营体系的构建和运营侧重点的不同,我们可能会在第4章中再更深入地谈及。)
      但是,你也可能更加疑惑了——既然这么多运营做的事情完全不同,那么,到底运营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去理解这个概念?
  • 本文章摘自书籍或来源于网络,如果您喜欢本文,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正版书籍或者访问原网站,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相关资讯

    您可能对下面的文章也感兴趣!

    我们的服务项目

    企业宣传片、三维动画、企业会议片、MG动画、短视频、产品广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