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牌感悟
品牌建立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基础之上。技术和产品创新是品牌持续保鲜的源泉。要建立强势品牌,必须持续创新,甚至自我革命,创造令消费者印象深刻的产品和服务。
二.品牌分析
在中国人记忆中,柯达是一个传递温暖和感动的品牌。柯达胶卷“分享此刻、分享生活”的广告词令人难忘。
黄黑相间标志牌的柯达冲印店曾遍布国内大小城市。1998年,柯达收购了除乐凯以外的中国国内感光材料行业的所有企业。2003年,柯达与乐凯胶卷达成合作协议,从而占据感光材料50%以上的市场份额。
然而,时过境迁。2012年1月19日,柯达宣布已在纽约申请破产保护。这个拥有131年历史的摄影器材品牌,在寒冬中坍塌。昔日的“老大”,如今却落得申请破产保护的厄运,柯达品牌的悲剧,让人感叹不已。
在胶卷时代,柯达曾经占据全球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几乎成为摄影的代名词。鼎盛时期的柯达,全球拥有近15万名员工,与今天的苹果、谷歌实力相当。在数码相机已成为主流的今天,由于创新停滞,柯达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退结局。
生于胶片,死于数码。如今“扼杀”柯达数码相机的,既不是竞争对手,也不是消费者,而是柯达自己,是柯达止步不前的创新。
1975年,柯达在实验室发明了数码相机,但当时技术不成熟,数码相机成像效果非常粗糙,像素极低。再加上电脑和互联网没有普及,实用性不高,柯达很快便放弃了数码相机的研发,将研究资源集中在传统感光材料上。
这一技术路线决定使得传统胶片业务巨头柯达无法自拔。柯达没有看清未来数码发展趋势,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专注于胶片工业,对传统业务投入大量资源,压缩了对数码业务的投入。
是柯达没有创新意识吗?不是!原因在于胶卷业务一直是柯达的最大利润来源,公司高管担心胶卷销量受到影响,一直不敢大力发展数字业务,而专注于如何防止胶卷销量的下降。柯达在1935年推出的彩色胶卷,到2009年才停止生产,可见这种创新和现实的矛盾博弈之长,心理纠结之深。
在这种矛盾纠结下,柯达处于“一直在转型而又一直未转型”的状态,但是互联网的技术创新和普及一日千里,远远将柯达的转型甩在了身后。
其实,柯达技术创新能力非常强,在数字成像技术方面更是一马当先,许多开拓性的创新都由柯达创造。但遗憾的是,由于柯达不能规模地进行数码相机技术的研发,并将其转化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推动市场化。所以,柯达的技术优势被时代所淘汰,被市场所抛弃,被自己的保守所淘汰。
相关资讯
您可能对下面的文章也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