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告营销界,调查数据被称为“广告货币”,它不仅能够让广告客户全面地了解该媒体的市场空间、受众类型等各方面的信息,且能让广告客户更清楚地了解该媒体的广告投放价值所在。
接触率显现广播市场空间
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每天共有13012个广播电台播出节目,其中4727个为商业调频电台,6051个为商业调频电台,2234个以社区为基础的电台;泰国目前有超过2000家广播电台;而中国内地有广播电台306个,广播节目1983套,每天播出广播节目22838小时....显而易见,中国内地的电台数量并不多,而就目前在中国各大城市里,感受到的广播市场竞争却是异常激烈,广告市场竞争也是如此。其中缘由恐怕与目前的电台风格或节目形式、内容等太过于“雷同”不无关系。即中国广播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而非参与竞争的电台太多。同时,中国的广播听众市场发育还有待成熟。与国外广播市场的发展状况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一位研究广播的美国学者谈到,现在美国12岁以上的人中,有95%以上的人每天都会收听广播。平均每人收听广播在2小时以上,而在中国这两个数字几乎只有其一年的水平。中国的广播接触率(反映在一天中各个时刻收听广播的人占全社会人口的比例)远远低于国外。中国内地接触广播的人只占56.2%, 比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国要低很多:中国的广播听众平均每天收听广播的时间只有1.1个小时,即不到70分钟,两其他很多国家成地区平均都在2小时以上。
但广播接触率低并不证明中国广播媒体没有价值、广播没有前途。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以各种媒体特别是电视和一些新媒体为传播载体的各种信息冲击着人们的目常生活。超强地吸引着大家的注意力,从而将传统的媒体广播媒体冷落了。 20世纪80年代东电视普及的时候,广播全面陷入低潮。但随着这些年城市对信息需求的渴望度加强,城市人在户外的时间加长,生活节奏加快以及车辆的增多,交通环境的恶化,广播媒体作为适合市场需求的唯一“移动”媒体,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几年城市的人们又开始回来收听广播。据以上数据观察分析,其他国家广播的发展规律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中国广播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未来中国广播的市场机会将会更大。(企业宣传片制作公司)
用好广播时间资源
从听众的角度来看,广播可谓是“无处不在”。听众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受工作和休闲的限制,不受地点和收听工具的限制,随时可以收听广播。这种流动收听是广播的一大特点。也是广播的优势。广播媒体因此被称为“移动”媒体。相比较电视媒体简短的几个小时的“黄全时间"来说,广播听众的收听时间更为分散,从早上6点到晚上12点,都有许多人在收听广播。所以,有效地利用广播的时间资源,广告客户可以在众多媒体投放方式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投放方式进行广告授放。比如既可以安排轮番播出的“轰炸式”广告,又可以安排30分钟甚至更多的专题广告节目,既可以安排软性赞助广告也可以安排硬性的品牌广告。
广播听众含金量
广播的广告经营实际上就是在“经营”受众,通俗地讲就是“卖"受众。因此,可以说广播的核心价值在于受众的多少,即听众规模,以及是什么样的听众。知道了听众规模数据之后,必须看到听众背后的数据,这些数据应包括:覆盖地区的GDP水平及增长率、商品销售额、消费市场构成、目标听众的收入水平及购买力、目标听众的消费构成、目标听众对各类商品的消费/购买数据、目标听众的消费行为与习惯等。这些数据不仅可以帮助广告经营部门分析广播媒体的市场机会和市场价值,还可以用作广告市场的开拓,增强广告客户对广播广告的信心,让客观真实的数据充分发挥它的市场价值,广告客户一般只关心他自己的目标群体,对与其产品或服务无关的听众并不在意,这也与广告预算中的目标达成息息相关。因此,广告经营者要研究广播听众群体,分析听众特征,找到与客户共同的“利益点”,发现广播受众的含金量,才能较好地将电台成节目的广告时间推销出去,对听众除了从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收入等个人属性角度分析得到具体特征外,也可以从个人偏好、生活习惯、性格特征等方面来区分。例如,我们经常会提到的“流动听众”、“白领听众"、“出租车人士”、“私家车车主”、“外来打工者”等名词,由于这些群体在生活方式和消费能力方面更加具有同质性,所以从这个角度分析听众特征往往对广告营销更有帮助。听众需求的多元化,必然导致听众群体的多样化,这也使广播市场呈现出细分化趋势。
综上所述,广播市场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以及来挖掘的潜力。广播市场拥有大量的听众规模,以及丰富的时间资源。相对于其他的媒体而言,广播媒体的广告具有千人成本相对较低、广告制作相对容易、灵活性强等优势。
相关资讯
您可能对下面的文章也感兴趣!